第197章 第197 章_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笔趣阁 >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 第197章 第197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7章 第197 章

  就在周青林疑惑不解之际,司农少卿丁进和知事许又山走了出来。

  两人见他们大人站在门口并没挪动脚步,而是眼望隔壁方向,不觉有些好奇,忙随之望了过去,等看到那些人手里提着的东西时,便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不多会儿,司农司的其他人也都走了出来。

  于是二十个人就看着东安街上,吏、户、礼、兵、刑、工的六部下值人员,提的提,捧的捧,一个个都喜滋滋的拿着端午节礼回家去了。

  周青林还看到人群中,几个自己先前的翰林院同僚,他们手里也都有东西提着。

  所以为啥他们司农司没有啊?

  “咱们怎么没有啊?”周青林朝站在一旁的丁进问道。

  对方管着司农司的后勤保障工作,这样的事自然要问他了。

  丁进一时无言,心说这些节礼他们司农司不是一直都没有吗,可一想到周大人来司农司才两个多月,不了解这些情况也是正常。

  于是便开口解释道:“禀大人,这些节礼并非诸司粮料院发放的。”

  诸司粮料院就是给全京城官员发放俸禄的地方,周青林心说,既然不是诸司粮料院发的,那总不会是每个部门的内部福利吧。

  果然,就听丁进继续说道:“这些节礼都是各部自行采办发放的。”

  得,也不用多问他们司农司为啥没有采办福利发给大家了,就他们司农司账上的那些银子,管二十个人中午一餐的伙食和守卫书吏的薪俸都勉强,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花在这些开销上啊。

  新年伊始,户部就会把每个衙门的经费核算出并发放下来,这些经费主要有两项主成,其一是衙门当值人员的伙食费,其二就是外编人员的薪俸,所谓外编人员,也就是说不在编制内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不在体制内的编外。

  司农司当值人员共有二十人,这其中:大司农一人,司农卿三人,司农少卿三人,知事两人。

  除了以上九人,其他六名书吏和四个守卫,以及一个饭堂厨子,这十一人都是编外人员,他们的薪俸都是在这些经费里出的。

  而户部给每个部门核算出来的经费不要捉襟见肘就已经很难得了,所以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银子给你们置办年节福利发放。

  至于其他衙门发放福利的银子是从哪里来的,自然是其他收入了。

  比如工部,他们是与京城所有工程直接挂钩的,像修建宫殿修建桥梁什么的,每次户部拨下来的工程款项用到最后总会余下一些,这些银两他们就可以留在衙门账上。又比如刑部,那些探监的打点,一年下来可有不少,他们也会全部归拢到刑部账上。

  而像先前周青林当值的翰林院,据他所知,户部拨给翰林院维护藏书的费用就有不少,单这一项他们一年就能余下好多银子来。

  等到了过年过节时,各衙门再用这些银子置办成福利分发给衙门里的当值人员。

  只要不是偷偷装进个人腰包,这样的做法景康帝也都是允许的。

  不过以上的这些都与司农司无关,和其他衙门比起来,司农司没有工程款项,也没有啥需要维护的拨款,可以说,在其他收入这块上,司农司连穷都算不上,因为压根就是零蛋。

  是以,每到过年过节时,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人家幸福了。

  这对于在南川县发惯了福利的周青林来说,确实是个打击。

  自己可是司农司的当家人呢,话说不想给员工谋福利的一把手可不是好一把手,所以周青林觉得自己得想想法子才行。

  可是能有什么法子呢,他们司农司的职责是劝农兴桑,除了这个也没啥特长啊。

  劝农劝农,对了!种地!周青林立马想起了衙门院内的那近四亩长满了杂草的地,他们司农司可以种地谋福利啊。

  想到这里,周青林朝门口站着的众人问道,“你们想不想过年过节也有福利发放?”

  司农司的众人被周青林的话问得有些发懵,怎么不想,他们当然想啦,谁愿意每次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拎着东西回家啊,要知道那隔壁工部去年过年的时候可是每人发了二十斤猪肉,三十斤菜油,外加一斤茶叶呢,当时可把他们眼红的都走不动道了。

  见众人一个劲的点头,周青林笑道,“既然大家都想,那咱们司农司也开始想法子挣些收入吧。”

  说着,周青林转头对许知事说道:“明早你去城门口找几个干活的农人过来,让他们把咱们院内那几亩地上的野草清理干净,日后咱们就用这几块地来谋福利吧。”

  几块地能谋什么福利啊?

  众人都有些不敢相信,心里实在难把几块长满野草的荒地,与二十斤猪肉三十斤菜油对上等号。

  可一想到他们大人可是能育出亩产几千斤高产粮种的大能人,所以对周青林的话他们又多了莫名的信服。

  第二日,许知事一大早就去了北城门外,那里有很多正等着找活干的苦力,三十文一天的工钱,他一共叫了十个人。

  许知事是去过南川的,这不,他还记得自己从南川回来时,大司农送给他的三十斤红薯干呢,心里想着,这几块地清理出来后,最好能种上红薯,然后再把种出来的红薯制成红薯干,这样自己就又有软糯香甜的红薯干吃了。

  苦力们都以为官老爷让自己扛啥大物件来了,没想到居然是锄草的活计,对他们这些扛惯大包的人来说,这活实在太轻松了,这不,才一天功夫,他们就把地上的草都锄的干干净净的了。

  周青林并没有如许知事期盼的那样种上红薯,他把四亩地做了规划后,就去买了许多菜种子回来。

  黄瓜,茄子,丝瓜,空心菜,豇豆,总之这个季节能种的菜种子周青林都买了一个遍。

  其实周青林的想法很简单,等菜长出来后,他们司农司饭堂里的蔬菜就不用再到外头去买了,这样的话,在伙食费上就能省下不少银子来。

  再有,种了这么多菜肯定来不及吃,自己可以时不时的让大家拿些回去,这样家里买菜的银子不就省下来了吗。

  要知道那些书吏和守卫们现下都还是租房子住呢,对他们来说,能省下家中的开销当然是高兴的事儿了。

  是以,在知道周青林的打算后,他们一个个都相当的积极,刨土挖坑的,更不得立马把所有菜都种上。

  周青林自然不会主次不分的让下属们从此忙于地里,而是让许知事去近郊的村子里找了一个种菜的农人,三百文一个月的工钱,不用每天都过来,只要把地里安排明白就行了。

  最后按照计划,两亩地用来种各种蔬菜,而剩下的两亩地,周青林则拿出了储物仓库里的西瓜种子。

  大历朝并非没有西瓜,不过许是瓜种不好的缘故吧,种出来的西瓜产量很低不说,且是籽多肉少的那种,就是咬上一口满嘴的西瓜籽,吃着一点都不过瘾。

  而自己的西瓜种子,可是现代经过改良又改良的品种,种出来的西瓜皮薄肉多,水分充足,吃着自然是汁甜肉脆、清爽可口的。

  虽这些时日周青林的心思都花在了司农司的那几亩地上,不过趁着中午空档的时候,他还是去了一趟王牙侩那里。

  除了看一看自己想买的好地段铺子有没有眉目,另外就是周青林想租一间小宅子来着。

  地段不用太好,也不与旁人相邻,能单门独户的最好。

  不为别的,只因自己仓库里的那些东西总得找个合适的地方拿出来吧。

  至于为何要找单门独户没有邻居的房子,那是不想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而已。

  不然人家从未看到你有东西运进去,却见整车整车的物品拉出来,肯定会奇怪的惊掉大牙,到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就不好了。

  王牙侩有些为难,想了想,他便开口说道,“大人有所不知,京城人口众多,宅子鲜少没有隔墙邻居的,除非是那些偏僻的小作坊。”

  小作坊?

  周青林听后,有些心动,位置偏僻不正适合自己吗。

  等问清是间鼓槌坊后,当下就让王牙侩领着自己去看了,到了那里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担心的破烂不堪,作坊还有小小的院墙围着,里面有房三间,还有一间堆木料的仓房。

  既然挺合自己的心意,周青林也就租了下来,付了租金签了契约,拿了钥匙后,周青林便匆匆赶回了司农司。

  这一日,正值休沐,吃过早饭后,周青林就独自出了家门。

  鼓槌坊在城南的位置,徒步过去花了周青林半个多时辰,因著作坊里时常有鼓声传出,怕扰了民,是以当初建作坊时,特地选在离周边住宅有些远的地方。

  打开院门,周青林先屋里屋外好好查看了一番,等再三确认院子里没有其他人后,他便走进了其中一间屋子。

  关好屋门,周青林便把这几日自己在脑海中整理好的物品,一一从储物仓库中移了出来。

  上百匹提花丝绸,几十件精美陶瓷摆件,各式各样的玻璃花瓶和酒杯器皿,还有那些水果造型的陶瓷茶叶罐也全都拿了出来。

  周青林挑的都是与这个朝代不太突兀的东西,比如玻璃器具,大历朝虽没有玻璃工艺,可京城卖舶来品的铺子里却有卖,只是价格实在昂贵不说,也没有自己的这些精美。

  想了想,周青林把储物仓库里的几十匹细棉布也取了出来,自己不可能三天两头找理由往外拿东西,所以不如趁着这一次,把该搬的都搬出来吧。

  这样想着,周青林干脆把储物仓库里的七条拉舍尔毛毯也拿了出来,外面的塑料包装袋肯定得拆了,还有标签什么的全都去除干净。

  看着原本空荡荡的房间,此时被堆的满满当当的,周青林心里想的却是,要是知道穿越后会有五个闺女,当初自己说什么都会死命往储物仓库中存放更多可以当嫁妆的东西的。

  唉,实在可惜啊。

  最后周青林又把每匹布的卷筒都检查了一遍,没发现与这个时代有冲突的地方后,便锁了门,随后快步回府而去。

  该拿的东西都已拿了出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赶快往家里搬,作坊位置偏僻,周青林可不放心把这些东西留在外头过夜,要是不小心被小偷给光顾了,自己岂不是两辈子白忙。

  见相公满头是汗的样子,刘莲芝有些不解,好好的走这么快作啥,她正想开口询问,却见相公把手里的木盒递了过来。

  “这是什么?”

  “你打开来看看就知道了。”

  见相公满脸是笑,刘莲芝心说,难道盒子里是剩下的那些珠子,这样想着,她把木盒放到了桌上,然后小心打开盒盖,等刘莲芝看到里头的东西时,顿时吃惊的说不出话来。

  怎怎怎么有这么多人参啊?

  刘莲芝杏眼睁的溜圆,难道也是爷爷留下来的?

  周青林不置可否,这些人参他是在回来的路上才记起来的。

  在大历朝,名贵药材也是可以当嫁妆的,所以趁着这次,周青林干脆把储物仓库里的人参也拿了出来,七颗人参,他拿出来六颗,还留了一颗在仓库里,以备不时之需。

  “我这就去安排车马,咱们现在去把爷奶留的东西都拉回来。”

  昨日周青林特地让牛三和喜子两人把庄子上的马车都赶了过来,为得就是办今日的事。

  老刘头见女婿指挥着小厮把一个个空木箱往马车上装,他不免有些纳闷,周青林也没瞒着,反正待会儿东西拉回来时肯定会知道的。

  一听女婿的祖父留了不少东西下来,老刘头自然想跟着过去看看了。

  于是二话不说,也坐上了马车,兴冲冲地跟着一起去了。

  作者有话说

  下一集周凌姝就要出嫁啦,作者实在高兴啊啊啊啊!

  感谢在2022-06-0721:36:25~2022-06-0820:48: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5332192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540280920瓶;jjcat10瓶;二饼豆5瓶;一小书虫2瓶;鱼找水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h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h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