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闯入的不速之客_诈宋
笔趣阁 > 诈宋 > 第222章 闯入的不速之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2章 闯入的不速之客

  房上落的是雪,白皑皑的,又松又软树上盖的是雪,积雪把树枝压弯了腰。太阳照在白雪山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人走在雪地上,雪被压的不堪重负,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

  太阳刚刚升起的会宁府很冷,冷的滴水成冰坐在马上的安维轩心中很暖,暖的如阳春三月。

  守城的兵丁将大门打开,将冻的麻木的手使劲的搓了搓后抄在袖子里,武器被抱在怀中,只顾着在那里来回走动取暖,路过的车马懒的多过问一声。

  大年初三的清晨,安维轩在大兴国与几十个金军兵卒的护卫下,带着坐在车里的赵金容与赵月奴姑侄二人,两旁随着柱三、刘栓,出了会宁府的西门向蒲挞寨行去。

  显然安维轩南归的路线是按来时的路线返回的。

  赵金容、赵月奴姑侄二人自出生起就羁押在五国城,里里外外见的也就是五国城里的那几个人,来到会宁府看什么都好奇,但眼下离开金国回到大宋,心中欣喜之余又伤感起来。

  而在赵金容的怀里还抱着一件物事,这是宋徽宗当年系在腰上的一根玉带,在金国太庙前献俘时被金人剥了下来的,大抵是自己这个皇帝刚刚继位,在周边国家中宋国实力最强,也为了显示出自己有和睦友好之意,便将这条玉带归还宋国,教安维轩带在身上。

  当然,象征怔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对赵金容二人来说,兄长、母亲、父亲还有许许多多熟悉的人都留在五国城,心中又难免不舍。

  临行前,这姑侄二人面朝五国城的方向硊地,磕过头才上的马车。

  与安维轩并骑而行的是大兴国,就是那个曾在完颜亶身边服侍、政变当夜打开宫中门禁的近侍司直长,现下在的大兴国从原本正八品被直升到开封尹,同时晋为金紫光初大夫正三品,就是说,瞬间这大兴国就连升了十级,并赠犀带一条,玉带一条,除此外还有铁券。

  似这般的升迁幅度,实在是大的令人目瞪口呆。究其原因,大概有两方面:其一,他的作用确实是别人无可替代,无论是开门、矫诏还是藏刀,都为完颜亮成事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二,大兴国的官位太小,大功之下,怎么升迁就是完颜亮一句话的事情。

  考到大兴国是个侍候人的微末小人物,完颜亮又赐他奴婢百口。

  在完颜亮看来,他大兴国以前伺候完颜亶做惯了下人,现在给你一百个人来伺候你,也让你来尝尝做被人侍候的上等人滋味。

  本来完颜亮要将大兴国派去广宁府做广宁尹的,临时又改了主意,改到了宋国旧都开封。在安维轩看来,完颜亮这般安排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为了将来侵宋作筹划准备。

  而去开封府上任并伴送安维轩归宋的大兴国却是不大明白,这位宋国的安副使与皇帝陛下貌似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为何陛下要送他们两个宋人公主?而且在临行前还叮嘱自己,这位宋人使者在路上有什么要求,一定要尽量满足。

  想不有其中的缘由,但一向伺候人惯了的大兴国却有自己的处事之道,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也正是这个原因,完颜亶在做皇帝时打死打残了那么多侍从小底,他大兴国却能独善其身。

  ……

  一路行来,倒也顺畅的很,大兴国又是新晋的权贵,路过的州府也歇力讨好,安维轩也跟着沾了不少的光。

  这一路南归比起北行出使时要轻松了许多,出使金国北行时受时间约束,每日要赶一百四五十里路程,舟车劳顿之苦可想而知,现下南归却不受时间约束,每日最多行百十里,自然轻松自在,况且路上还有两个美娇娘陪伴,自是有说不出的自在。

  然而,从这姑侄二人被完颜亮嫁过来,安维轩一直只是看,却没有触碰。

  安维轩不是不眼馋这姑侄二人,完颜亮虽将这姑侄二人许与自己,但南国还是赵构的天下,对于赵构还是要顾忌些才好。

  过了显州,前面就是红花务。安维轩对于一年多前出使金国时,曾在这一段路上遭遇遇到了蒙古人的偷袭,心生不免生出警惕,更是教大兴国将随同护卫的人马增加到五六百人,以来护卫周全。

  当夜,安维轩一行宿于红花务驿馆。大约鉴于完颜亶遇刺身亡,大兴国很是爱惜生命,自从听过安维轩提及险些命丧草原部族偷袭,更在驿馆周围布防了兵力。

  晚间用过茶饭后,安维轩进了居住,在刘栓的服侍下上了炕,安排拾妥当后刘栓退了出来。

  “先生……”

  刚刚躺下,安维轩便听到外有人低声唤道。

  “谁?”声音听着耳生,安维轩心生警惕。

  随即只听得门外人答道:“一个曾受过先生相助的故人,先生是否肯出面相见?”“故人?”听言,安维轩不免疑惑。

  就在安维轩疑惑之际,只听得门外人低声说道:“先生打开门便是,我等绝无伤害先生之意。”

  对方这般说话显然没有恶意,若有恶意的话早便动手了,安维轩披衣下地将门打开,只见门前立着两个驿卒装扮的人。

  看到安维轩开门,其中一人行了草原上的一个礼节,说道:“宋人的大官,一别经年,别来无恙!”

  “你是?”打量二人,安维轩认出其中一人来,这个说话的正是前岁年末遇到的那个蒙古人安插在红花务驿馆扮作驿卒的探子,至于另外一个着实眼生的很。

  见安维轩犹豫,那驿卒说道:“宋人大官儿,可否让我家头人进屋叙话。”

  “你家头人?”听那驿卒言,安维轩打量另一人,立时吃了一惊,忙将二人请了进来并关上了门,很是紧张的对那个蒙古部落头人说道:“驿馆内外到处都是金兵,你便不怕危险?”

  虽说事情过了一年有余,安维轩依旧记得那驿卒曾来寻过自己,更记得当时谈话的内容。

  那蒙古部头人见安维轩的紧张模样,笑着与随在旁边扮作驿卒的手下说道:“乌里达,我就说过这宋人大官心善,若不然那日也不会救我!”

  说完,那蒙古部的头人向着安维轩行了一礼,说道:“恩人,我就是前岁被金人射伤,被恩人所救的那个草原人,当时我还将一个琥珀虎头送与恩人,恩人可还记得?”

  事情到了这里,安维轩如何不知此人是谁,安维轩依稀还能记得此人好像是唤做活里亥,还礼后说道:“二位如何寻到安某的?来寻安某的为何事?”

  那名为活里亥的草原头人没有防范安维轩的意思,也不见外,说道:“金国会宁府有我们的细作,自然能打听到恩人的行踪!”

  活里亥的汉话说的虽有些蹩脚,但也像那么回事,安维轩诧异:“我记得,头人原本似乎不会说汉话的。”

  活里亥答道:“我原本只会说几句简单的汉话,但知恩人是个汉人,所以这一年多来便努力学习汉话。”

  “头人直说罢,此次冒险来寻安某,所为何事?”安维轩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

  “你这宋人的官儿果然直爽!”活里亥有些惊讶安维轩的直爽,倒也不隐瞒说道:“塔塔儿人做为金人的走狗,与我部为敌,金国又处处封锁我蒙古部,我部族缺的不止是稻米、盐、茶叶等生活物资,最缺的是铁器,没了铁,我们便打不了刀剑兵器,甚至有的部落连一口煮饭的铁锅都找不到……”

  还是前年的那套说词,安维轩耐着性子听下去,直到活里该将话说完了,才问道:“头人的意思是?”

  活里该说道:“你宋国与我草原人一样,都视金国为仇人,既然这样,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们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对侍金人。”

  “头人太高看我朝皇帝了,我朝皇帝的兄长、妻子儿女俱都押在金国的五国城,然而他却一心只想苟合,过他的安安稳稳的小日子,根本没有报仇雪恨救出家人征战金国之意。”听活里亥把话说完,安维轩摇头苦笑。

  “兄长、妻子儿女被金人所俘,你宋人皇帝竟然不救,实不是个男人!”听安维轩话言,活里该很是愤怒,继续说道:“我只求恩公能与我弄些铁器来,教我蒙古部多打些能杀敌的刀枪箭矢,教这些该死的女真人、塔塔儿人知晓我蒙古部不是好惹的。”

  “无论是在金国还是宋国,铁器都是违禁之物……”安维轩很是无奈。

  见安维轩为难,活里亥忙说道:“只要恩人能帮助我们弄来铁器,我们蒙古人愿意拿黄金、珠宝、马匹、毛皮与恩人交换!”

  蒙古部的西边是豁里秃麻部、八里忽部、斡亦剌部,而在这三部的四面是阿尔泰山,而阿尔泰山在西辽与蒙古草原交界个地方唤做金山。当初的突厥正是起源于这名为金山的地方,而突厥这个部落最早是给柔然打铁的“锻奴”,所以蒙古草原上的铁器大多都是来自于西边的阿尔泰山。

  然而蒙古部的西边被数个数落挡死,东面又受女真人、塔塔儿人堵截,想要获取铁器困难到极点事实上不止是现下的蒙古部缺铁,连同蒙古后世的子孙、明代的鞑靼蒙古也缺铁,为了获得几口铁锅不惜与明朝开战……

  “恩人,现在下我蒙古部,两斤铁快抵上一斤银子的价格了!”那活里亥很是急切的说道。

  “容安某想想……”安维轩吃了一惊,心思却活了。

  不得不说,这个利润实在是太诱人了。

  无论是在封建时代还是后世的近现代社会,钢铁都是战略物资,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都掌控的极为严格。汉朝之所以有一汉抵五胡之说,就是因为汉人有钢铁制成的铠甲武器,而匈奴人只有骨制的箭头与木棒为什么辽、金还有西夏能与宋人分庭抗礼,是因为掌握了钢铁产地与冶炼技术。

  见安维轩依旧犹豫,活里亥再次诚恳的说道:“恩人,请帮助我等,我蒙古人知恩图报,定不会忘记恩人的恩德!”

  安维轩忽然开口问了一句与器铁无关的话:“请头人告诉安某,蒙古人在草原上能做到与金人分庭抗礼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h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h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