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秦氏一|党的报复_诈宋
笔趣阁 > 诈宋 > 第250章 秦氏一|党的报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0章 秦氏一|党的报复

  安维轩说的没错,朝中有资格能与晃谦之竞争做这礼部尚书之人,可谓大有人在。

  绍兴十七年,礼部侍郎沈该任贺金正旦使,还宋后升任礼部尚书一职,至今己近三年。沈该并不是秦桧党羽,沈该之所以能任礼部尚书一职,权因为礼部只是有个清贵的名声,却不如吏部、刑部那般重要,故而秦桧对礼部尚书一职并不看重。

  但礼部侍郎便不一样了,在秦桧看来礼部侍郎就是一个台阶,礼部是个清贵衙门,在礼部任职出来便沾上了“清贵”二字,拥有了上迁的资格,将亲信党羽迁至礼部任侍郎,从而再转迁至吏部、刑部、工部,完成对这三部要害部门的掌控。

  至于兵部与户部,在宋代就是个鸡胁般的存在,兵部的职权被枢密院掌控,户部的职权被号称“计省”的三司掌握,三司的长官员唤做“三司使”,号称计相,地位略底参知政事与枢密使,故而宋代有二府三司之称。。

  按制一部内主官为尚书一人,副主官侍郎有二人,任礼部侍郎的两人一个是晃谦之,另一位是绍兴十八年科教的副主官周执羔。周执羔与秦桧虽没有亲戚关系却极被信为,有过科举考官的资历则更显清贵,显然是晃谦之有力的竞争对手。

  晃谦之之所以要争取礼部尚书这个位置,也是为了自己的下一步着想。

  似秦桧的党羽詹大方以工部尚书迁枢密使,现任的枢密使余尧弼以御史中丞上迁,所以以晃谦之与秦桧的僚婿连襟关系,只要在这礼部尚书的职位上熬上两年,枢密使、三司使二者便可选其一。

  对于晃谦之来说,礼部尚书一职的竞争对手除了周执羔以外,自己的同乡绍兴十八年省试主考官边知白、绍兴十二年状元曾权礼部侍郎的陈诚之、太常少卿张杞、起居舍人王墨卿、知临安府汤鹏举等人都是礼部尚书的有力竞争对手。

  之前安维轩只是在意晃谦之与秦桧的关系,但细捋了一下朝中有资格做这礼部尚书的人选之后,才发现自己险些被晃谦之唬住。

  捋出能任礼部尚书一众有实力的人选后,安维轩明白过来,晃谦之之所以和自己说了这么一大通,究其目的无非是想知道这知识产权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为他日后的政绩添砖加瓦,捞取政治资本。

  晃谦之与自己有提携之恩是不假,但也是建立在利用的基础之上,以晃谦之与秦桧的关系,待秦桧病死之后免不得要受到牵累,而自己若再与晃谦之交从过密,日后在史书上怕是也落不得什么好声名。

  再者说,拿不到礼部知识产权司郎中的官职,自己向赵构奏请的这个知识产权的建议,岂能白白做了他人捞取政治资本的嫁人。

  ……

  却说次日,安维轩见到了一年多未曾见到的大舅哥,只见得自家大舅哥哭丧着脸登门,言说市舶衙门未批自家的商船出海。

  听得诉说,一众人的面色俱都阴沉了下来。

  前面打了那高明泰,这边高百之的报复便来了!

  没过多久,刘官人也来登门拜访,显然听到了风声。

  之前便有了计议,高百之若借两浙市舶司若发难,大可以将名下的船只挂在三门船帮,所以说这倒也不算什么,但安维轩在意的是高百之与秦桧一党下一步还有什么举动。

  众人正在计较间,柱三来报:普安郡王来访。

  听得柱三禀报,安维轩心中不免一惊,普安郡王便是以后即位的宋孝宗赵昚,只是现在还只是郡王,名字也不唤做赵昚而是唤做赵瑗,虽说自幼被收养于宫中,赵构并没有给其养子的名份,甚至连个皇侄的名份也没给,更何况还有个自幼与其一起养在宫中,认了吴皇后为母亲、现在被封做恩平郡王的赵琢,二人一并被视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二人皆己成年,俱被放出宫外开府,眼下都是闲散王府的身份。

  据说这位普安郡王很是厌恶秦桧,又因二人政见不同矛盾也多,故而二人关系恶劣,从而使秦桧支持那位恩平郡王赵琢,更常常在赵构面前说这位普安郡王的坏话。绍兴十四年赵瑗生父赵子偁音称去世,秦桧为打压赵昚,便上奏其应为父守孝三年,以便帮助当时名为伯玖的赵琢上位,所幸赵构并没有答应秦桧。

  听得赵瑗来访,安维轩忙亲自前去迎接,刘官人、林道士、郑雄、谭员外等人随事在后一同出门迎接。

  虽说赵瑗被视为皇位继承人之一,但若论及身份暂时还真没有安维轩尊贵,安维轩适的可是徽宗之女与渊圣之女,两位正牌公主。而以眼下的情势,赵瑗这个皇位继承人的身份还是模棱两可的。零久文学网见安维轩来迎,赵瑗的姿态也放得极低,二人也不是第一次见面,倒也不算拘束,相互之间见过礼后,刘官人、林道士等人再上前见礼,随后很是识趣的退到他处。

  入堂分宾主落坐后闲叙片刻,赵瑗说了一个令安维轩愤怒的消息,被封为容国长公主的赵金容与封做越国公主的赵月奴,二人每月的月俸只有二百贯。

  听得赵瑗言,安维轩不由的大怒,赵金容与赵月奴的月俸钱每人每月只有二百贯,这显是秦桧在蓄意报复自己。

  这里要说一说宋代的王爷与公主的俸禄。

  在宋代王爷只是一个封号,代表一定尊贵的地位,并不是官职,王爷这个封号并不能管理事务,但却有一定的朝廷俸禄,公主做为皇帝的女儿,在成年出降后也与封王的皇子一般享有领取俸禄的权力,

  王爷的等级还有一定区别,如亲王,郡王。亲王一般只封皇帝的嫡亲,郡王比亲王低一级,只封皇帝的子侄辈。但个别有大功的臣子也会封王。

  亲王的品秩与宰相、枢密使属于同一级别,每月俸钱三百贯,除此外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谦人亲随衣粮各七十人,每月薪柴草一千二百束,每年炭一千六百秤,盐七石等。除引外还有禄田四顷,也就是收取官田四十顷的租钱。至于皇太子则更多一些,每月料钱一千贯。

  而宋朝立国之初,国家并不富庶,公主未出嫁前每月于宫中的月钱只有五贯到十贯,公主出嫁之后便享有俸禄,在太祖朝时每位公主出嫁后月俸为五十贯,后涨至二百贯,至太宗年间涨至三百贯,及至仁宗朝时太宗的女儿献穆长公主的月俸渐渐涨至一千贯,除此之外也嫁出宫的公主也与官员一般,享有衣钱、薪钱、粮钱、盐钱等。

  立国近二百年,公主下嫁后初始月俸为三百贯几为定制。建炎三年那个冒充柔福帝姬被封为福国长公主的女尼静善,每月科钱增加到七百贯,相比之下赵金容、赵月奴每人二百贯的月贯太过低了。

  徽宗皇帝虽然女儿众多,但赵金容的身份摆在那里,而赵月奴是渊圣的女儿,身份更摆在那里,领低于最低标准还要低了一百贯的俸禄,分明是那秦桧有意报复。

  听得普安郡王的话,安维轩心中如何不会生怒。

  “此事,官家知否?”强压下主中的愤怒,安维轩问道。

  普安郡王赵瑗应道:“陛下知晓!”

  “官家就由他秦桧这般胡来,置天家颜面于何顾?”安维轩又问道。

  “安说书莫要生气!”赵瑗忙安慰道:“官家由内帑取出八百缗初于二位公主。”

  赵瑗之所以不称呼安维轩为驸马而是说书来称谓,是因为安维轩还有崇政院说书的官职,并且崇政院说书这个官职比起驸马都尉,显得清贵的多。

  “些许钱财算得了什么,天家的面子才是大事!”安维轩愤然,接着说道:“北边金人势强欺凌我大宋,朝廷内竟还有权臣挟金人势以肋天家,这才是大患!”

  听安维轩这么说,赵瑗眼底神色充满了赞赏,却又叹息道:“我大宋强敌在侧,若朝中不稳,金人难免不会趁机入寇。”

  “郡王可听过攘外必先安内之说?”安维轩反问道。

  “攘外必先安内?”听安维轩言,赵瑗思虑片刻点了点头:“安说书所言果然有道理。”

  “此言并非安某说的,而本朝太宗年间宰相赵普赵老大人呈与太宗皇帝的奏疏上写的,奏疏上言:“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安说书果然博学!”听得安维轩言赵瑗拜道,接着又说道:“我欲请先生为王府教授,不知安说书愿意屈尊否?”

  听赵瑗之意要招揽自己,安维轩笑问道:“安某曾开罪过那秦相公,郡王欲请安某为王府教授就不怕那秦相公心生不满,暗中难为郡王?”

  在安维轩这个皇姑爷面前,赵瑗不敢托大,反问道:“那秦相公素来不喜小王,小王便是不与安说书走的近,他难道暗中就不为难与小王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h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h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